性器官构造图解:男女生殖系统的详细解析

2025-08-02 14:37:11      来源:百姓生活杂谈

一、男性生殖系统构造与功能

1. 内生殖器

(1)睾丸

  • 位置与形态:位于阴囊内,左右各一,呈卵圆形,长3-4cm,厚1-2cm,重10-15g。
  • 功能
    • 生精功能:产生精子(每日约1亿个),曲细精管是精子生成的场所。
    • 内分泌功能:间质细胞分泌睾酮(男性主要性激素),维持性欲、肌肉发育及精子生成。
  • 结构
    • 白膜:致密结缔组织膜,延伸形成睾丸纵隔,将睾丸分为200-300个小叶。
    • 曲细精管:精子生成场所,上皮由生精细胞(精原细胞→精子)和支持细胞组成。
    • 直细精管与睾丸网:精子运输通道,最终汇入附睾。

(2)附睾

  • 位置与形态:新月形结构,附着于睾丸后缘,分头、体、尾三部分。
  • 功能
    • 储存与成熟:暂时储存精子,分泌附睾液(含营养及抗氧化物质),促进精子成熟。
    • 运输:附睾管将精子输送至输精管。
  • 结构
    • 附睾头:由睾丸输出小管盘曲而成,管壁含纤毛上皮,推动精子移动。
    • 附睾体与尾:附睾管蟠曲下行,尾端与输精管相连。

(3)输精管与射精管

  • 输精管
    • 路径:起于附睾尾,经精索进入腹股沟管,再经盆腔至输精管壶腹。
    • 功能:运输精子至射精管。
    • 精索部:活体可触及,是输精管结扎的常用部位。
  • 射精管
    • 构成:输精管壶腹与精囊腺排泄管汇合形成,长约2cm。
    • 开口:穿前列腺实质,开口于尿道前列腺部。
    • 功能:射精时将精子与精囊液、前列腺液混合形成精液。

(4)附属腺体

  • 精囊腺
    • 位置:膀胱底后方,输精管壶腹外侧。
    • 功能:分泌精囊液(含果糖、前列腺素),为精子提供能量。
  • 前列腺
    • 形态:栗子形,围绕尿道前列腺部。
    • 功能:分泌前列腺液(含酸性磷酸酶、纤维蛋白酶),激活精子活力。
    • 结构:分5叶(前、中、后、左、右),中叶增生可导致排尿困难。
  • 尿道球腺
    • 位置:尿生殖膈内。
    • 功能:分泌黏液润滑尿道,射精前排出以中和尿液酸性。

(5)尿道

  • 路径:起自膀胱尿道内口,终于阴茎头尿道外口,长16-22cm。
  • 分段
    • 前列腺部:穿过前列腺,含精阜(射精管开口)。
    • 膜部:穿过尿生殖膈,含尿道外括约肌(横纹肌,控制排尿)。
    • 海绵体部:穿过阴茎海绵体,尿道球部最宽。
  • 弯曲与狭窄
    • 3个狭窄:尿道内口、膜部、外口。
    • 2个弯曲:耻骨下弯(恒定)、耻骨前弯(可变直)。

2. 外生殖器

(1)阴茎

  • 结构
    • 海绵体:2个阴茎海绵体(背侧)和1个尿道海绵体(腹侧),含海绵窦(血窦)。
    • 白膜:致密纤维膜,包裹海绵体,维持勃起硬度。
    • 皮肤与包皮:阴茎皮肤薄,前端形成包皮,包绕阴茎头。
  • 功能
    • 性交器官:勃起时海绵体充血,阴茎变硬。
    • 排尿与射精通道:尿道贯穿尿道海绵体。

(2)阴囊

  • 位置与形态:位于阴茎后方,囊袋状结构,含左右睾丸、附睾及部分输精管。
  • 结构
    • 皮肤与肉膜:肉膜含平滑肌,随温度舒缩调节阴囊内温度(约33℃)。
    • 阴囊中隔:将阴囊分为左右两室。
  • 功能:保护睾丸,调节温度以维持精子生成。

二、女性生殖系统构造与功能

1. 内生殖器

(1)卵巢

  • 位置与形态:位于盆腔侧壁卵巢窝内,扁椭圆形,大小约4cm×3cm×1cm。
  • 功能
    • 生殖功能:产生卵子(青春期后每月排1个)。
    • 内分泌功能:分泌雌激素(促进第二性征)、孕激素(维持妊娠)及少量雄激素。
  • 结构
    • 皮质与髓质:皮质含不同发育阶段卵泡,髓质含血管、神经。
    • 卵泡:由卵母细胞、颗粒细胞、卵泡膜细胞组成,成熟后形成黄体。

(2)输卵管

  • 位置与形态:位于子宫阔韧带上缘,左右各一,长10-14cm。
  • 分段
    • 间质部:穿过子宫壁部分。
    • 峡部:狭窄,输卵管结扎常用部位。
    • 壶腹部:最宽,受精主要场所。
    • 伞部:漏斗状,拾卵功能。
  • 功能:运输卵子,受精场所,运送受精卵至子宫。

(3)子宫

  • 位置与形态:倒置梨形,位于盆腔中央,长7-9cm,厚2-3cm。
  • 结构
    • 子宫体:分三层(内膜、肌层、浆膜)。
    • 子宫颈:圆柱形,含宫颈黏液栓(防感染)。
  • 功能:孕育胎儿,内膜周期性脱落形成月经。

(4)阴道

  • 位置与形态:连接子宫与外生殖器的肌性管道,长7-10cm,富有弹性。
  • 结构
    • 黏膜:单层柱状上皮,含糖原,乳酸杆菌维持弱酸性(pH 3.8-4.5)。
    • 肌层:平滑肌,分娩时扩张。
  • 功能:性交通道,月经血排出,胎儿娩出。

2. 外生殖器(女阴)

(1)阴阜

  • 位置:耻骨联合前方皮肤隆起,含脂肪组织。
  • 功能:缓冲保护,青春期后生长阴毛(倒三角形分布)。

(2)大阴唇

  • 结构:纵行皮肤皱襞,外侧面有色素沉着,内侧面湿润。
  • 功能:保护内生殖器,防止污染损伤。

(3)小阴唇

  • 结构:薄皮肤皱襞,色褐,富含神经末梢。
  • 功能:性刺激敏感区,性兴奋时充血肿胀。

(4)阴蒂

  • 结构:海绵体组织,分头、体、脚三部分。
  • 功能:女性最敏感性器官,刺激引发性兴奋及高潮。

(5)阴道前庭

  • 结构:两侧小阴唇间的菱形区,含前庭球、前庭大腺、尿道口、阴道口。
  • 功能
    • 前庭大腺:分泌黏液润滑阴道口。
    • 尿道口:尿液排出通道。
    • 阴道口:月经血、胎儿娩出及性交通道。

三、男女生殖系统对比

 

维度 男性 女性
核心器官 睾丸(生精+内分泌) 卵巢(排卵+内分泌)
性反应周期 快速唤起,单次高潮,伴射精 缓慢唤起,多重高潮,无射精
不应期 存在(数分钟至数小时) 无(可连续高潮)
敏感区域 阴茎龟头(8000+神经末梢) 阴蒂(唯一专为快感设计器官)
激素主导 睾酮(性欲、肌肉发育) 雌激素(性欲、子宫内膜周期)

 

四、数据与生理机制

  • 精子生成:睾丸每日产生约1亿精子,附睾内成熟需72小时。
  • 卵子排出:女性每月排1个卵子,排卵期性欲峰值(雌激素水平最高)。
  • 性高潮差异:男性高潮持续3-10秒,女性可经历多重高潮(间隔数秒至数分钟)。
  • 阴道环境:弱酸性(pH 3.8-4.5),乳酸杆菌主导,抑制病原菌生长。

五、临床意义

  • 男性:附睾炎、前列腺炎、ED(勃起功能障碍)常见,需关注睾酮水平。
  • 女性:阴道炎、宫颈炎、子宫肌瘤高发,需定期筛查HPV+TCT。
  • 共同问题:性传播疾病(如HPV、HIV)、性功能障碍、不孕不育。
[责编:金华]

大家都在看



推荐阅读
一、性教育缺失的严峻现状 1. 青少年性知识匮乏 数据支撑 :78.24%的青少年缺乏系统性青春期性健康教育,61.48%存在青春期的困惑而无解。例如,对遗精、月经等生理现象的认...
2025-08-02 15:18:49
一、心理学理论:性欲与情感的双向驱动 1.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与性本能 核心观点 :性需求是继食物、空气之后的本能需求,属于基础生理需求。一旦生存需求满足,性需求成为...
2025-08-02 15:15:05
一、核心筛查项目详解 1. HIV(人类免疫缺陷病毒)检测 必要性 :HIV感染初期无症状,但会逐步破坏免疫系统。全球约3800万人携带HIV,其中15%未确诊。 推荐人群 :所有性活...
2025-08-02 15:12:12
一、避孕套:屏障法的优劣与使用规范 1. 核心数据与机制 材质与过敏风险 :乳胶避孕套可能引发过敏(约8%人群),症状包括皮肤瘙痒、红肿,严重时导致呼吸道不适。 润滑剂...
2025-08-02 15:01:23
一、性传播疾病概述 性传播疾病(STD)是通过性接触(包括阴道、肛门、口腔性交)传播的感染性疾病,常见病原体包括细菌、病毒、寄生虫等。根据WHO数据,全球每年新增约1.2...
2025-08-02 14:59:14